请输入关键字
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11
 

一、筑牢安全底线,守护好中华优秀文化遗产

安全生产是博物馆重中之重的一项基础工作,城阳区博物馆在日常安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防为主、以查促防及动态管理的工作方针。针对不同人员和不同岗位职责,开展针对性安全教育,不断加强安全岗位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并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2次,开展不同场景下的安全应急处置演练3次,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技能,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阵地防线。


二、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让博物馆“走近公众”

1、立足细节、贴心服务,积极做好参观接待工作

在日常参观接待服务中,不断优化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做好参观预约、接待咨询、展览讲解等工作。2023年累计接待参观市民20万余人,接待团体观众300余个,提供展览讲解1000余场次。



2、荆楚文化在城阳大地绽放璀璨光芒

与荆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极目楚天舒——楚文化特展”于1月4日在城阳区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展出了172件(套)荆州博物馆典藏文物菁华,绚烂多彩的荆楚文化在城阳大地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展览期间举办《凤鸣楚天——八音之和》古器乐表演20场,并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线上线下累计收看观众达万余人。楚文化展共吸引5万余名市民现场参观,对促进青岛和荆州地区的文明交流互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敦煌石窟艺术首次走进山东、走进青岛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与黄河流域博物馆的交流合作。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只此敦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于 5月18日正式开展,是敦煌石窟艺术首次走进山东、走进青岛,展现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价值。展览一经开幕,便引爆岛城市民的参观热情,平均日参观超千余人次,累计参观市民12万余人。“只此敦煌”的网络话题阅读总量超300万,市民纷纷通过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进行自发宣传推介,期间备受市民瞩目,收获赞誉无数。



三、数字赋能、智慧引领,持续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

满足市民多样化文化需求,多渠道强化文化供给,进一步推进线上数字全景展览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为“极目楚天舒——楚文化展览”“只此敦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等精品文物交流展览制作线上全景云展厅,利用三维展示、图片视频展示、文字说明、语音讲解等技术手段对重点文物及展项进行全方位展示,线上参观展览人数3万人次。运用融媒体传播方式,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宣传短视频20条,使市民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扩大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城阳区博物馆《数字赋能 城阳区博物馆高质量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


四、体现以文化人,打造“两创”发展社教新阵地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开展“我和我的博物馆”传统文化手作研学活动30期;“只此敦煌”绘画舞蹈研学活动30期;开展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志愿演奏8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2人,进行博物馆日常接待及讲解服务二百余次。荣获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青岛市青少年志愿服务基地荣誉称号。


打造独具特色的城阳历史文化“符号”,在馆内设立了文创产品展览展示区域,以馆藏文物为元素,设计制作了博物馆纪念章,并以自动售卖的方式进行展示展销,截止目前销售额已突破5万元;针对敦煌展览,设立敦煌文创销售专区,售卖敦煌文创产品近百余种,日均销售额5000余元,使市民进一步感受到了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



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

参观服务
全景
教育
藏品
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