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之一。为了更加全面详实的了解博物馆观众群体及需求,城阳区博物馆坚持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反馈、深度座谈交流、留言簿及网络评价整理等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进行博物馆观众调查,2023年接受调查人数1532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统计分析,形成城阳区博物馆2023年观众调查报告。
一、观众构成情况
城阳区博物馆通过对观众数量、来源、构成及各项行为的调查分析得出的重要结论,将对博物馆的未来规划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城阳区博物馆将继续做好观众调查工作,将调查研究成果运用于博物馆的实际工作当中,广泛听取观众意见和建议,开阔工作思路,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一)观众群体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从观众群体年龄段角度分析,20岁以下青少年群体占比最高,达32.1%,20-30岁青年占比20.5%,表明城阳区博物馆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表现出色,各类沉浸打卡体验、互动式专题教育课程、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众多数字化体验设备都是吸引广大青年朋友们到馆参观的吸睛亮点,极大满足年轻人对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求知欲和探索需求。
(二)观众学历构成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从观众学历构成分析,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18.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0%以上,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观众占14.7%。结果表明,高学历人群对博物馆的观众度更高,这也对城阳区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阳区博物馆应在陈列水平提升、教育职能发挥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观众地域分析
城阳区博物馆2023年度接待观众22万人次,同比2022年量增长11.4%,这充分显示了城阳区博物馆在2023年以精细化展览提升、教育活动推陈出新、投入数字化展示设备、搭建合作共赢平台等为重点的工作项目取得了巨大宝贵成果,真正实现追求新跨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路和理念。
经统计,2023年城阳区博物馆接待城阳区外观众11.3万人次,占总人数的51.2%;接待青岛市外观众5.76万人次,占总人数的26.2%;境外观众3520人次,占总人数的1.6%。
经统计,2023年,节假日期间日均观众量500余人,临时展览举办期间节假日日均观众量1000余人。
(四)观众了解渠道分析
数据分析表明,居首位的47.2%的观众是通过新媒体(微信、抖音、快手等)认识博物馆、关注博物馆,从而走进博物馆,这代表城阳区博物馆在融媒体宣传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说明大数据时代,新媒体较其他渠道更具影响力。城阳区博物馆应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工作,做好中华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工作。
居第二位的14.5%的观众通过亲友推荐口碑宣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和活动是城阳区博物馆的品牌和名片,应持续丰富公众服务项目,提供优质展览,重视观众的参观体验,进而提升观众满意度、吸引更多观众到馆参观。
(五)观众参观目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列观众参观目的前几位的依次为了解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参与社教活动、开展学术研究、文物管理需求。
观众留言簿显示,城阳区博物馆在观众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饱览古今文化精髓的殿堂,观众对于城阳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社教活动、和导览讲解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城阳区博物馆应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精准做好展陈提升和社会活动创新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职能。
(六)观众到馆方式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自行参观的观众占比最高,为39.8%。由此可见,观众更喜欢自由安排参观时间和路线,希望可以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多个性化的体验。其次占比较高的是家人朋友同行,占比53.7%。表明城阳区博物馆已成为亲朋好友之间增进情感、分享日常的场所。据此,城阳区博物馆应在现有基础上,应规划规划投入亲子互动体验设施、情侣互动体验项目,从而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研学旅行占比6.5%,此项数据表明,城阳区博物馆应积极拓宽研学渠道、丰富研学课程内容,从而提高研学旅行观众数量,扩大城阳区博物馆在城阳地区的研学影响力。
二、观众满意度调查
城阳区博物馆观众总体印象满意度97.4%,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城阳区博物馆将继续努力做好各项社会服务工作,高质量履行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职能。
(一)基础建设满意度达98%
基础设施满意率:很满意87%,满意11%,一般2%,不满意0%;
环境卫生满意率:很满意93%,满意7%,一般0%,不满意0%;
安全保障满意率:很满意96%,满意4%,一般0%,不满意0%。
城阳区博物馆将提升观众观展体验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设置游客中心、医务室、母婴室、互动体验设施,无障碍设施完备,每日按时完成清洁工作,展厅及卫生间干净整洁,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保障文物安全及观众人身安全,将服务做精、做细、做周到。
(二)陈列展览满意度达99%
展览设计满意率:很满意97%,满意3%,一般0%,不满意0%;
文物展品满意率:很满意93%,满意7%,一般0%,不满意0%。
到馆观众普遍认为城阳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有内涵、有特点、有氛围,尤其是馆内众多数字化互通体验设备,能够带给观众更多的参与感和沉浸式体验,让刻板的展陈和文物“活起来”。
(三)社教活动满意度达96%
2023年,城阳区博物馆持续开展“我和我的博物馆”主题研学活动,对于参与课程人员及需求群体,城阳区博物馆在授课期间开展现场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85%,满意占11%,一般4%,不满意0%。观众的满意度达96%。
在社会教育方面,城阳区博物馆将持续推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全面践行博物馆教育职能,回馈广大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根据网络留言、电话咨询内容及报名系统后台数据整理,活动名额紧张、报名较为困难的现象依然存在,城阳区博物馆拟推出能容纳更多参与者的讲座类活动。
(四)配套服务满意度达99%
导览讲解满意率:很满意87%,满意11%,一般2%,不满意0%;
服务水平满意率:很满意93%,满意7%,一般0%,不满意0%;
文创产品满意率:很满意93%,满意7%,一般0%,不满意0%;
线上服务满意率:很满意96%,满意4%,一般0%,不满意0%。
2023年城阳区博物馆推出专属纪念章,并在“只此敦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期间引进敦煌博物院文创,掀起购买热潮;线上服务方面微信公众号持续更新最新动态,并配合临时展览和社教活动推出多条短视频,浏览量及订阅量大幅上涨;到馆观众对于现场讲解和城阳区博物馆整体服务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调查问卷和留言簿中频繁出现“讲解生动”“服务周到”“满意”等词语,充分表明城阳区博物馆2023年度,高质量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工作。
三、专家满意度调查
为全面提升城阳区博物馆的展陈水平、教育水平、服务水平,城阳区博物馆定期邀请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青岛市博物馆、城阳区文保中心、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到馆开展评估论证工作,就城阳区博物馆展陈体系、社会教育框架、馆藏文物管理、学术研究开展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经统计,专家满意度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