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俑笑千年——北朝邺城陶俑艺术特展
北朝,中国历史上最壮阔、最裂变的时代,战火硝烟与文明交融在此碰撞,胡风烈马同汉家礼乐在此交响。提起北朝的城市,人们惯于追忆平城的雄浑、长安的恢弘、洛阳的雅韵......而今天,我们要将目光投向古黄河流域一座快被遗忘的枢纽--邺城。
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曾以“北中国心脏”之姿跃动四百余年。1988年,邺城遗址(今河北临漳)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1年,它跻身“中国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俑,发轫于商,承载着生者对彼岸世界的想象。它凝固了逝者生前的威仪、欢愉与日常,负载了古代社会的各种信息,成为解读舆服制度、军阵布列、生活百态乃至文化交流的“三维密码”
本次展览以北朝时期邺城陶俑为载体,带您穿透历史的迷雾,了解北朝时期的邺城,触摸多元文明的温度,感受乱世中生生不息的华夏气息。
展览单元
城池浮沉
丝路金声
风华熔铸
城池浮沉
  邺地处河北河南之襟喉,濒临漳河,贯通南北,是传统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区域之一,自古以来为豪强称雄必争之地。
  自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邺城先后见证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兴衰。北周灭北齐后,为削弱其势力,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将邺城一炬焚烧,此间共历376年。邺城被焚后,杨坚将全城居民南迁四十里至安阳。曾经繁华的古都邺城逐渐湮没于漳水滩涂和农田中。
丝路金声
  作为北齐的都城,邺城在曹魏营建的基础上持续繁荣,成为当时北方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繁华大都市。
  邺城城内布局规整,市场发达,商旅汇聚,货物琳琅。依托邺城等重要枢纽,北齐与突厥、柔然等草原民族进行着频繁的绢、马、皮毛贸易。商人的往来穿梭,构建起连接北齐、中亚、波斯乃至东罗马(拜占庭)的广阔贸易网络。伴随着贸易的繁荣,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也沿着商路远播四方。邺城,正是北朝时期丝路文明的鲜活见证者和核心参与者。
风华熔铸
  陈寅恪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南北朝胡风汉雨的熔炉里,邺城将文明交融铸进陶俑的胎体中。邺城出土的大量陶俑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凝固着时代的风云际会与烟火人间。它们中有眉宇间挂满塞外风霜的甲胃武士、有裙裾中流转旖施风韵的窈窕仕女、有弓腰春米辛勤工作的鯬(Ií)面官奴、也有寄托幽冥信仰的镇墓神兽.…这些陶俑,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也为研究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推荐藏品
名称 时代 质地 来源 备注